剛好公司員工旅遊在五月要去日本,這個正好給了我一個冠冕堂皇去敗家的excuse,呵呵。
說是要旅遊,那當然是要補支旅遊鏡來玩玩囉。而眾多旅遊鏡還真是讓我比較、GOOGLE 到手軟,底下就是讓我頭疼的眾旅遊鏡群:
SIGMA 18-250mm F3.5-6.3 DC OS HSM、
TAMRON 18-270mm F3.5-6.3 Di II VC MACRO(B003)、
TAMRON 18-270MM F/3.5-6.3 II VC PZD(B008)、
SONY DT 18-200mm F3.5-6.3(SAL18200)、
SONY DT 18-250mm F3.5-6.3(SAL18250)、
SONY DT 16-105mm F3.5-5.6(SAL-16105)。
旅遊鏡一般就是圖個方便、輕鬆。在無負擔,又不需要一直更換鏡頭的情況下完成愉快的旅程。所以在多方思考後,我選擇了 SONY DT 16-105mm F3.5-5.6(SAL-16105)。
原因有:
1. 這幾支鏡頭重量都比我的 DT 2.8/16-50 SSM 輕的許多,所以重量不在我的重點評估項目之中。
2. 旅行中常常會看到許多壯闊的美景,多一些些的廣角或許能捕捉到更多當下景色所呈現的大器。而這幾支旅遊鏡中,SONY DT 16-105mm 就多那麼 2mm ,以 16mm 勝出。
3. 最大光圈大家都是 F3.5 起跳,所以這一點大家平手。
4. SIGMA 18-250mm F3.5-6.3 DC OS HSM 鏡頭有超音波馬達,對焦速度會快上許多,但是 SONY A77 本身的對焦就是快、狠、準,所以在旅遊鏡頭上沒有馬達,我...... 可以接受。
5. 網路上 GOOGLE 了許多資料,許多大師也說旅遊鏡畫質不必苛求,尤其是上了約末 170mm 之後,若沒有以腳架來拍攝,那麼畫質就更鬆、軟了,
所以這也是我捨棄一般旅遊鏡(多了 105-270mm)而就 SONY DT 16-105m 的最主要原因了。
6. SIGMA、TAMRON 鏡頭都有防手震,成相應該會更加漂亮,但是 A77 的 BODY 本身就有防手震了,所以鏡頭有無防手震就不那麼重要了。
7. 在摒除了這些長距大砲後,我也在 SONY 自家的幾支旅遊鏡中持續比較,最後依舊選擇畫質較受 SONY 用戶所推薦的 DT 16-105mm。
8. 而另外會選擇原廠鏡頭還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原廠鏡頭才能在對應自家 BODY 的情況下得到更多的鏡頭補償修正。
9. 還有、還有...... 她是 Made in Japan. 日本製的喔...... 爽度再加分。
在比較自身需求與兼具旅遊鏡的便利後,SONY DT 16-105mm F3.5-5.6(SAL-16105)入荷......
▼SONY 101 直營店購入,有質感、黑色低調的購物袋。
▼一貫橘色的紙盒包裝 DT 16-105mm F3.5-5.6 ...... 口徑 62mm。
▼眾多的 SONY 鏡群可不是每一支都來自日本喔,驗明正身,生產國別:日本。
▼只是一支鏡頭依舊是一堆說明書......
▼畢竟 16-105 只是 SONY 的 DT 鏡,所以沒有像 G 鏡或是蔡司鏡頭群一樣有專屬的皮套,不過這樣的保護,裝在紙箱裡一樣不動如山,OK...... 過關。
▼探出頭來了,鮮橘色的 α Logo......
▼屁股也來一張,大大的 SONY 字樣......
▼最大光圈:F3.5-5.6 / 16-105mm
▼鮮明、亮橘色的鏡頭卡榫標記點......
▼哈哈,我沒把黑的拍成灰的喔,順便檢驗曝光補償的設定...... 應該合格吧......
▼上遮光罩囉......
▼上遮光罩囉...... 全身再來一張......
▼眼睛沒 DT 16-50mm 的 72mm 口徑大,只有 62 mm,所以只能算是迷人的小眼睛......
SONY DT 16-105mm F3.5-5.6(SAL-16105)詳細規格:
焦 距:24 - 157.5mm(35mm 片幅換算)
視 角:83 度 - 15 度(APS-C 片幅)
鏡頭組成:11 群 15 枚 二片 ASPH 鏡
光圈葉片:7 片 (圓形光圈)
最小光圈:F22 - F36
濾鏡口徑:62 mm ADI 閃燈支援對應
外形尺寸:約 72 x 83 mm (最大直徑 x 長度)
重 量:約 470g
最近對焦距離:0.4 m
最大放大倍率:0.23 倍
APS-C 片幅專用
Dear DT 16-105mm,五月日本就靠妳了......當然 DT16-50mm 還是會當跟班的......
Dear DT 16-105mm,五月日本就靠妳了......當然 DT16-50mm 還是會當跟班的......